在加拿大与美国陷入日益紧张的贸易冲突之际,加拿大新任总理马克·卡尼本周二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首次正式会晤。这场高风险的会谈,被视为卡尼兑现竞选承诺、为加拿大争取主权和经济利益的重要一步。
卡尼此次访美,正值美加关系急剧恶化之际。特朗普近来多次公开声称“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并对加国产业关键领域——包括汽车、石油、电力和金属——大幅加征关税,引发加拿大全国上下的愤怒。这种前所未有的攻击性立场,助推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在上月大选中实现强势逆转。
“加拿大正面临一场百年一遇的危机,”卡尼在出发前的记者会上表示,“我此行的目标,就是要坚定地捍卫加拿大的国家利益。”他还指出,当前的重点在于解决迫在眉睫的贸易压力,同时着眼于更长期的双边经济和国家安全合作。
不过,美国方面对此次访问显得相当冷淡。特朗普对记者表示:“我不知道他来找我干什么,估计是想谈点交易吧。”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更是在电视节目中直言不讳地称加拿大是“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修复关系毫无诚意。
外界普遍担心,卡尼此次访美将陷入特朗普的“谈判陷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与国际关系专家博思韦尔警告称:“特朗普过去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大家都看到了,他肯定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卡尼。这对加拿大没好处。”
但卡尼不愿退缩。他明确表示,加拿大政府不会急于妥协,而是会花费“必要的时间”争取最有利的结果,同时加快与其他盟友的双边合作,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朗普坚称“美国不需要加拿大”,但现实并非如此。数据显示,加拿大是美国36个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每天有超过36亿加元(约合27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穿越边境。60%的美国原油进口和85%的电力进口来自加拿大。加拿大还是美国最大外部供应国之一,提供关键的钢铁、铝材、铀和34种被五角大楼列为战略重点的矿物资源。
尽管美加军事关系根深蒂固——从诺曼底登陆到阿富汗战场都曾并肩作战——特朗普却多次批评加拿大“防务开支不足”,称其在北约中“贡献最少”,是在“让美国纳税人为其买单”。
面对如此高压与轻蔑,加拿大国内普遍支持卡尼“挺身而出”。麦吉尔大学政治学者贝朗指出,卡尼不能在上任初期就退缩:“如果他迟迟不与特朗普会面,反对派必然指责他懦弱、不作为。他需要通过这次高风险对话,展现他有能力捍卫加拿大的就业与主权。”
美国对加拿大加征的25%钢铝关税,以及其他绕开《美墨加协定》的贸易限制,使两国之间的关系降至冰点。而部分关税的理由,甚至被特朗普归咎于“芬太尼走私”——这一指控在加方看来毫无根据。
特朗普的政策反复无常,使谈判结果难以预判。正如博思韦尔所说:“他经常宣布什么,隔一周就说‘我开玩笑的’,一切都可能变。”
如今,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卡尼与特朗普的白宫会谈。这不仅是一场双边谈判,更是对加拿大新政府外交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卡尼能否顶住压力、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同时争取实质性成果,将决定加拿大未来在全球舞台上的定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