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航空空乘人员在罢工中坚决抵制联邦政府的“强制复工令”,最终迫使公司重返谈判桌,并迅速达成一份临时协议。这一事件被劳工专家视为工人权利的一次重要胜利,也让政府在未来如何干预劳资纠纷的问题上面临重新考量。
事件起因于加拿大就业部长帕蒂·海杜援引《加拿大劳工法典》第107条,试图以具有约束力的仲裁方式终结罢工。然而,加拿大航空的1万余名空乘人员在工会的带领下拒绝服从命令,继续坚守纠察线。工会主席马克·汉考克甚至表示,如果因此入狱也在所不惜。工会的强硬态度打乱了政府与雇主的预期,促使加拿大航空在一夜之间与工会达成协议。
根据协议,空乘人员将在三年内分阶段加薪:第一年工龄不足五年的员工涨薪12%,资深员工涨薪8%;第二年再增加3%,第三年增加2.5%。更具突破性的是,此前一直备受诟病的“无偿劳动”问题得到解决——空乘人员将在地面为乘客服务和进行安全检查的时间内获得部分薪酬,窄体飞机为60分钟、宽体飞机为70分钟,并会随协议逐年递增。
这一核心诉求获得了公众的广泛支持,也成为促使加拿大航空妥协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空乘人员在登机和地面服务时没有报酬,而这次的制度性改变被认为是劳工权益的重大进展。
专家指出,政府近年来频繁依赖第107条干预罢工,无论是在港口、铁路还是邮政行业,都引发了外界对削弱集体谈判权的担忧。然而这一次,空乘人员的坚决抵抗让“强制复工”遭遇挫败,凸显了工人联合行动的力量。加拿大劳工大会批评政府“偏袒雇主”,并强调未来任何企业都不应指望政府替他们兜底。
学者认为,这一事件不仅改善了空乘人员的待遇,也对加拿大劳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正如布鲁克大学教授拉里·萨维奇所言:“这是工人权利的一次重大胜利,也让政府必须重新思考如何介入劳资冲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