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总理马克·卡尼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周在华盛顿举行了气氛友好的会晤,但加拿大方面始终未能争取到关税方面的实质让步。针对加国钢铁、铝、汽车等商品的美方关税仍旧维持不变,而特朗普对重新谈判《加美墨协定》(CUSMA)的兴趣也明显不足。
在会议结束后,特朗普表示,他不认为重新审视自由贸易协定是当务之急,甚至暗示该协定“可能已不再必要”,原因是他看不到美加贸易关系带来的好处。尽管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这一表态仍凸显出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倾向。
就在此次会晤前,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重申其一贯说法——美国“每年补贴加拿大达2000亿美元”。不过,他并未提供任何依据。贸易专家指出,即便依据美方数据,加拿大对美国的商品顺差仅为850亿加元(约620亿美元),而在服务贸易上,加拿大反而处于逆差地位。特朗普的说法不仅与实际数据不符,也忽略了双边经济关系的复杂性。
业内普遍认为,特朗普对加美贸易关系的漠视已使得任何实质性谈判变得不切实际。他甚至声称,美国“并不需要”加拿大生产的任何产品,这使得加拿大政府难以就深化经济合作提出建设性主张。与此同时,特朗普的言行也让外界担忧其对既有贸易规则缺乏尊重,甚至有意将贸易议题政治化。
有分析指出,加拿大原本可能考虑与美国探索类似欧盟机制的合作模式,透过共同治理来增强自身对北美经济格局的影响力。但在特朗普政府当前的立场下,这种愿景几乎无从谈起,即便达成协议,也难以确保其后续执行。
基于这一现实,有观点认为,加拿大政府应果断暂停与美国的贸易谈判,等待更为合适的政治时机。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之后,若国会对总统滥用贸易法中“紧急条款”的权力进行限制,加美之间的谈判空间或将重新打开。
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可提前展开内部准备,厘清哪些本国的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属于不可触碰的底线,以及在何种美方让步下可纳入谈判。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有助于维护加拿大的核心利益,也可能吸引美国国会中希望恢复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的声音,平衡总统单方面制定政策的趋势。
虽然这并非加拿大最理想的选择,但在当前的外交与贸易现实下,已成为维护国家利益最为务实的路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