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正文

加拿大银行下次降息或取决于本周通胀数据

加拿大新闻网 2024-06-25 0"

利率指数

加拿大统计局将在周二发布五月份的通胀数据。如果数据显示价格增长继续放缓,这可能会为加拿大银行的第二次降息铺平道路。许多经济学家预计,通胀数据将显示价格压力进一步减轻。

四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低于三月份的2.9%。食品和家庭用品价格的减速是通胀放缓的主要原因。

德杰丹集团的加拿大经济高级主管兰德尔·巴特利特预计,周二的数据将显示年通胀率在五月份再次下降至2.6%,并有望在年底前回归到2%。

“根据我们的通胀前景,我们预计通胀将继续沿着当前的趋势发展,”巴特利特表示。“加拿大经济的潜在需求相当疲弱,消费者在支出方面表现谨慎,储蓄率很高,因为消费者预期抵押贷款利率将上调。”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资本市场的经济学家凯瑟琳·贾奇也预计CPI将下降,通胀将同比降至2.5%。剔除抵押贷款利率成本,降幅预计会更大。

“如果剔除CPI中的抵押贷款利率成本,通胀率运行要低得多,已经持续了几个月,”贾奇指出。“它一直在2%左右,这正是加拿大银行继续降息的一个理由。”

大家关注的问题是,通胀趋势将对加拿大银行未来的降息决定产生何种影响。

6月5日,加拿大银行宣布了近四年来的首次降息,将政策利率从5%下调至4.75%。在那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加拿大银行行长蒂夫·麦克莱姆警告称,进一步降低通胀可能是一个不均衡的过程,过快降低政策利率可能会危及已经取得的进展。

尽管麦克莱姆发出了谨慎的言论,经济学家们已经预测,2024年剩下的四次政策利率公告中可能会有多次降息。

“我们假设今年每次会议都会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资本经济有限公司的经济学家斯蒂芬·布朗表示。“这将把政策利率从目前的4.75%降至3.75%。”

巴特利特认为,央行在下个月还有降息的空间,但可能会在九月暂停。

“我们计划在七月再降息一次,我们认为加拿大银行有降息的空间,”他说。“九月可能会暂停,以便加拿大银行重新评估,并从其他央行,特别是美联储那里获得一些指导。”

虽然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继续放缓充满信心,但仍存在可能破坏这一趋势的风险。根据上周公布的讨论记录,在六月的政策利率下调之前,加拿大银行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讨论一些通胀的上行风险。这些风险包括由于借贷利率下降而可能出现的过热房市。

“一个上行风险是房价上涨,尤其是租金飙升对住房CPI的压力,”加拿大新斯科舍银行副总裁兼资本市场经济学主管德里克·霍尔特表示。“需求刺激正被渥太华的新建房屋补贴和其他即将到来的政策变化所推动,比如最近联邦预算中提到的八月起将提供的30年期保险抵押贷款。”

另一个上行风险是工资压力,目前年工资增长率为4%。加拿大银行认为,工资增长和低生产率的结合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继续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增加。

然而,贾奇指出,这些压力通常滞后于最新数据。“央行关注的一个领域是工资增长,它比预期的要高,因为劳动力市场的闲置情况,”她说。“这往往滞后于经济状况,所以我们认为这将继续缓解。”

© 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 www.xinwen.ca 加拿大新闻网
©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推荐文章:
多家加拿大大型房地产公司近日集体反对卑诗省亿万富豪刘露比(Ruby Liu)接管25份原哈德逊湾(Hudson’s Bay)商铺租约...
加拿大零售巨头Canadian Tire周二宣布,将削减企业总部员工岗位,作为公司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零售...
尽管加拿大央行的最新调查显示,在与美国的贸易战阴影下,加拿大企业和消费者都迫切需要更多金融纾困,但多数经济学家并不认为央行会在7月3...
在加拿大通胀形势微妙变化之际,加拿大央行近日发布的商业前景和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受需求疲软影响,企业通胀预期出现显著回落。这为央行未...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周三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预测,加拿大联邦政府加码的国防开支将对经济产生一定提振作用,...
在与美国贸易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加拿大正加紧推进与南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的自由贸易谈判,意图分散过度依赖美国的出...
在面对顽固的核心通胀压力之际,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正因其激进降息节奏而受到市场和经济学家的广泛质疑。一位资深经...
周二,加元兑美元汇率小幅下跌,但相比其他十国集团(G10)货币,加元跌幅较小,因为加拿大最新通胀数据削弱了市场对加拿大央行降息的预期...
积累财富的关键之一,是理解“风险与回报”的关系。许多加拿大人都在寻找低风险的投资方式,但必须明白,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低风险的投资(...
加拿大公务机制造商庞巴迪(Bombardier Inc.)的股价近期持续大幅上涨,自今年春季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105%。在市场对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