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加拿大联邦大选中,保守党领袖皮埃尔·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面临一场严重挫败:尽管保守党整体席位增加、得票率创下近代新高,他本人却在渥太华地区的卡尔顿选区失利,与总理宝座擦肩而过,政治前景变得充满不确定。
这场选举原本被视为博励治实现多数政府的绝佳机会。几个月前,舆论普遍预测保守党将大胜,自由党则因前总理特鲁多辞职、民意低迷而士气低落。然而,随着新党魁马克·卡尼(Mark Carney)接手自由党并成功稳住阵脚,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引发选民焦虑,形势发生逆转。最终,自由党赢得强势少数政府,仅距多数三席,成功守住政权。
博励治在选后凌晨与妻子一同登台承认败选时表示,他将继续担任党魁,并表示需要“更多时间”彻底击败自由党。他说:“我们这次没能冲过终点线。但我们知道,加拿大需要改变,而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付出。”
尽管丢掉了自己的议席,党内普遍认为博励治仍能保住领导地位。保守党策略师杰米·埃勒顿表示,博励治在党员中支持稳固。事实上,在整个选战期间,他在全国各地所到之处几乎都能吸引大批支持者,即便选情对他不利。
不过,一些保守党内部声音认为,博励治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忽视了选民因经济和贸易局势变化而产生的新关切。一位曾在其团队任职的资深人士表示,这次原本是一个可以终结自由党十年执政的机会,但博励治“未能完成任务”。
尽管如此,保守党在多个关键战场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安大略省,保守党在该省得票率接近45%,相比上届选举大幅提高,赢得12个新增席位。在多伦多郊区的905地区,保守党甚至在一些选区以大幅优势胜出,显示其“强硬治安”立场在疫情后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颇具吸引力。
在工人阶层聚集的工业区,保守党也表现不俗,尤其在安省尼亚加拉、伦敦和温莎等地吸引了大量传统自由党或新民主党选民。此外,保守党还在大西洋省份取得进展,并在卑诗省因进步派票源分散而得益不少。
尽管自由党未能在阿尔伯塔和萨斯喀彻温实现重大突破,但新党魁卡尼作为数十年来首位来自西部的自由党领袖,在卑诗省的低陆平原赢得了相对体面的成绩。
保守党前党魁施尔在社交媒体上为博励治辩护,称本次选战是“一场精彩的竞选”,博励治带领保守党创下“现代历史上的最高得票率”,应当获得继续领导的机会,“下次完成这项使命”。
然而,博励治失去其担任二十多年的卡尔顿选区,依然令外界震惊。根据结果,他以约五个百分点的劣势败给自由党候选人布鲁斯·范乔伊。不少选民表示,博励治在疫情期间支持反疫苗车队,以及削减公务员编制的主张,使他失去了本地支持。
目前,如果博励治坚持留任,保守党内部可能安排一位新当选议员辞职,为其制造补选机会,以便他重返议会。不过,他是否还能继续居住在国家为反对党领袖提供的官方官邸Stornoway,也存在争议。根据法律,该住所仅对在任议员中的正式反对党领袖开放。如果保守党国会党团选择另一人作为临时领袖,是否愿意继续将居所让给博励治一家,仍有待观察。
在党内支持与外界质疑的交织中,博励治的政治命运正站在十字路口。他将如何化解当前危机、重振声望,已成为加拿大政坛关注的焦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