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野火、洪水等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哪天必须匆忙撤离家园,你是否能立刻带上所有重要证件?答案往往令人焦虑。
加拿大《应急准备指南》建议,提前为关键文件制作备份,并分别保存在家中和家外安全地点,例如银行保险箱,或托付给外地亲友保管。包括出生证、结婚证、护照、驾照、遗嘱、土地契约和保险单等在内的重要文件,一旦原件遗失或来不及带走,这些备份能为你提供极大帮助。
除了纸质复印件,数字化备份也不可或缺。在紧急时刻,电子文档往往更易获取、传输也更便捷。但面对一堆资料,要逐一扫描、分类和命名,确实令人望而却步,常常被一拖再拖。
为此,我们采访了多伦多参考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员周君(June Chow)和卑诗省 Micro Com Systems 数字化项目经理杰夫·马希尔(Jeff Marceil),请他们提供实用建议,帮助你从容开启数字化备份之路。
一、优先使用扫描仪,而非手机拍照
虽然手机和扫描App使用方便,但两位专家一致建议:尽量使用扫描仪。手机拍摄的文档图像可能因分辨率、色调或光线问题,丢失关键信息,不一定能满足政府部门的要求。
周君建议投资一台平板扫描仪,或前往公共图书馆免费使用。扫描仪可根据需要设定分辨率和文件格式,并避免拍照时常见的光影干扰。如果你文件太多、时间有限,也可以找专业数字化公司付费扫描,快速高效。
二、选择合适的格式与分辨率
在扫描前,先判断资料类型:是文字文件,还是图像?是否值得保存与管理?“并非所有资料都值得扫描,仅仅因为技术可行不代表必须这么做。”周君提醒道。
马希尔建议,文字类文件用300 DPI(每英寸点数)扫描,照片则建议用600 DPI。分辨率过高虽略提清晰度,但会大幅增加文件体积,性价比不高。
另外,建议将文档扫描为黑白PDF格式,或使用Group 4无损压缩的TIFF格式,可在保留图像质量的同时节省存储空间。他指出,许多人选择彩色扫描并保存为JPEG,这样文件更大、质量反而下降。
当然,这也取决于你的需求。如果是用于长久保存、归档用途,应选用高分辨率的TIFF格式;但若仅为便捷浏览或快速分享,则可保存为更轻便的JPEG格式。
遇到多页文档时,马希尔建议直接生成一个多页PDF文件,避免一页一页单独保存。即使是超市常见的家用扫描仪,其自带软件通常也支持该功能。有些扫描程序还支持OCR文字识别功能,可让文档内容变得可搜索,日后查找更方便。
三、命名方式要清晰统一
“无论你是习惯按字母顺序、数字顺序还是按主题整理文件,在数字世界中也应沿用同样逻辑。”马希尔说。
例如,为家人整理个人文件时,文件名可以统一以名字开头;整理房产相关资料时,文件名可统一以地址或街道名命名。如此一来,相关文件会自动归类在一起,方便日后查找。
四、备份多份文件,分散保存更安心
数字文件的保存应遵循“多重备份”原则,不应局限于电脑硬盘或云端。“正确做法是电脑、云端、光盘等平台都要备份。”周君强调。同时,务必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文件进行加密,并设置密码保护。
她指出,数字化可以有效防止资料在自然灾害中损毁。但也别忘了,纸质文件过期或更换时,电子版本也要一并更新,确保内容同步。
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科学、高效地完成文件数字化工作。将重要文件化繁为简、分类备份,不仅提升了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也让日常生活更加安心有序。从今天开始,花点时间为自己和家人做好准备,未来或许就在一瞬间感受到它的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