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内部,一项原本被视为“政治玩笑”的提议,正逐渐演变为一场现实政治的公开辩论:加拿大是否可以、甚至是否应该加入欧盟?
推动这一设想的是欧洲议会议员、来自自由派“复兴欧洲”集团的约阿希姆·施特赖特(Joachim Streit)。尽管他本人从未踏足加拿大,却对这个北美国家怀有深厚情感。他在接受《Euronews》采访时表示:“对我来说,加拿大象征着自由,是一个比美利坚更理想化的版本,是移民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这一话题的升温,部分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对加拿大的多次挑衅,包括公开调侃要将其变为“美国第51个州”。与此同时,加拿大新任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在3月中旬打破传统,选择将首次外访地设为欧洲而非美国。他在巴黎表态称,加拿大是“最具欧洲气质的非欧洲国家”,因其深受法英双重文化影响。
施特赖特的提议获得了数据上的支持:2月底一项民调显示,高达46%的加拿大人支持该国加入欧盟。借此,他再次向欧盟委员会施压,推动将加拿大纳入欧盟的可能性。
欧盟委员会回应称,根据《欧盟条约》第49条,只有“欧洲国家”才有资格申请加入欧盟。不过,施特赖特质疑这一法律定义的局限性,并指出欧盟早已有多个地理上并不属于欧洲大陆的成员或地区,包括地处西亚的塞浦路斯、加勒比海的法属和荷属领地、大西洋的葡西群岛,以及丹麦王国的自治地区格陵兰。
他还强调,格陵兰和加拿大在冬季因海冰连接甚至存在“陆上边界”,过去曾有因纽特人步行越境而被加拿大军方遣返的案例。因此,施特赖特认为,加拿大与欧盟“事实上已是地缘邻邦与价值伙伴”。
在欧盟议会4月初的一场听证会上,施特赖特表示:“历史上的某些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应抓住这扇短暂开启的大门。”
作为实际行动的一部分,施特赖特于4月底致信欧盟两位专员——社会权利事务专员罗克萨娜·明扎图与科研专员叶卡捷琳娜·扎哈列娃,呼吁设立“欧加学术与职业交流机制”,为未来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础。他称之为“政治版的伊拉斯谟计划”,希望借此让欧盟官员更了解加拿大,同时帮助加拿大公务员熟悉欧盟政策机制。
施特赖特表示,即使加拿大最终无法成为正式成员国,也应争取类似瑞士或挪威那样的紧密伙伴关系。他强调:“我们是同一种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这在世界其他地方并不常见。”
目前,欧盟委员会尚未对他关于修改条约第49条的提议做出明确回应。该提议是否能够从“梦想”转变为政策实践,仍有待观察。
最新文章: